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速递

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

日期:2023-08-30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大] [中] [小]

  国务院日前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将打造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先导区、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规则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中试转化集聚区。

  《规划》共提出30项措施,涵盖深圳园区的发展定位、目标、总体布局、基础设施布局,以及如何协同香港推进国际科技创新等,旨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目标▶▷

  到2035年科创国际化程度全球领先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地处香港特别行政区北部和深圳市中南部跨境接壤地带,是香港北部都会区与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的天然交汇点,面积约3.89平方公里。其中,深圳园区面积3.02平方公里,香港园区面积0.87平方公里。

  《规划》提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推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建设,积极主动与香港园区协同发展、优势互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极点,努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规划》从4个方面部署了主要任务,包括:协同香港推动国际科技创新、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中试转化基地、构建国际化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打造汇聚全球智慧的科技合作平台。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加强对外科技合作十分重要。因此,要将合作区打造成为国家畅通国际科技循环的重要通道,并支撑香港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规划》的推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谢来风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规划》明确,到2025年,基本建立高效的深港科技创新协同机制,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取得积极成效;皇岗口岸整体完成重建,跨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运转高效的通关查验模式创新;深圳园区监管模式运作成熟,与香港园区基本实现要素流动畅通、创新链条融通、人员交流顺通;建立与香港及国际全面对接的科研管理制度,集聚一批香港及国际优势学科重点实验室集群和卓越研究中心、顶尖企业研发中心,与香港科技合作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到2035年,与香港园区协同创新的格局全面形成,科技创新国际化程度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创新要素跨境自由有序流动,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的创新载体和顶尖科技企业研发中心,成为世界级的科研枢纽,有力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建设。

  举措▶▷

  加大力度支持科研要素跨境自由流动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科技创新合作更加密切,但专家指出,在科研要素跨境自由流动、与国际科研制度轨迹接轨方面仍有诸多亟待突破之处。对此,《规划》提出构建国际化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大力度支持深港两地人员、货物、资金、数据等跨境要素流动。

  在便利科研人员进出方面,《规划》提出,按照稳妥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先期采取“一线高度便利出入境”的通关模式。待后期条件成熟后,与香港一道探索在深圳园区海关监管区域内实行更加便利的出入境及停居留政策。

  同时,物品经“一线”进入深圳园区,按照现行行李邮递物品有关规定监管、征税。加快推进合作区跨境专用口岸筹建及对外开放,为合作区内企业和科研机构跨境交流提供通关便利。结合皇岗口岸实施“一地两检”计划,一并研究处理合作区跨境专用口岸的连接安排,与香港方面的口岸设施和管理制度做好衔接。

  在实施货物分线管理方面,深圳园区海关监管区域实施特殊监管,对货物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的监管模式,便利科技创新相关货物出入。此外,将探索实行科研机构与企业“白名单”制备案管理,对符合条件的进口自用科研货物免征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实行海关便利化通关管理模式。

  “希望合作区发挥探路先锋的作用,通过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速。”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经济研究所所长汪云兴说。(●南方日报记者 唐子湉 崔璨)

(编辑 黄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