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分站 > 泛珠粤动力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合作向纵深推进

日期:2023-05-23 来源:南方网 字体: [大] [中] [小]

  在广州南沙天后宫旁的一栋白色建筑里,广州超算南沙分中心机柜延伸出的百兆网络专线,将广州超算与香港科创力量紧紧连在一起。

  得益于“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以及高效高精算法技术分析,香港大学副教授林赞育能更加便捷地在海量的病原体基因数据以及其他流行病学和生态学数据中,追踪重要病原体的起源、传播和进化。

  “过去5年,港科大共有超过200位老师使用广州超算。香港的任何一个大学老师使用广州超算,都跟使用局域网差不多。”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院长高民说。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内地科技合作正在向纵深推进。科技要素的互联互通是加强科技合作的基础,不仅是数据,资金、人才等要素也正在加速流动。

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效果图。新华社发

  在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大湾区海洋科技力量正在精诚合作。这家实验室把总部设在广州南沙,并在香港、深圳分别设立了分部。

  “这是香港在和内地科技交流过程中获得的最大的一次性拨款。当国家创造条件鼓励香港科技工作者参与内地科技计划之时,经费‘过河’让香港科学家看到了希望。”该实验室香港分部主任、香港科技大学海洋科学系创系主任钱培元说。

  广东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广东全力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创新强省建设,积极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共谋发展,不断构建更加开放融合的科技交流合作新格局。

  据介绍,截至目前,已建设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共5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境外)合作大学,并将积极发挥这些国际化学校在建设高水平科研教育交流平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5月20日至23日举行的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上,继续强化粤港澳三地的科技合作,共同应对面临的挑战,也成为粤港澳顶尖专家们的广泛共识。

5月21日,2023年大湾区科学论坛开幕式举行。新华社记者 黄国保 摄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叶玉如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应该充分发挥大湾区优势,加强跨领域、跨地域以及跨体系合作,集聚三地以及国际科技创新力量,共同推动老龄化研究与应对措施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讲座教授任咏华认为,当前最重要的还是加强基础研究,前沿的基础研究是应用研究的根源,如果没有基础研究,就不会有原创性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建议在大湾区成立基础研究基金专项,把港澳大学纳入国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布局。

  “希望港澳可以尽快融入国家主体的基础科学研究计划,在大湾区内很多城市开展成果转化,通过产学研合作,实现互补分工。另外也希望内地和港澳与国际加强交流,引进世界上最顶尖的人才,合作开展科研,实现高质量的基础研究。”任咏华说。

  澳门大学副校长徐建呼吁加强大湾区内中医药合作。徐建表示,中医药是澳门蓄势已久的产业,从2011年国家首个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澳门,由澳门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共同建设以来,各方面工作都在稳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对澳门是非常好的发展机遇。

  香港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滕锦光建议进一步提升大湾区科技合作,包括设立大湾区研究资助基金,设立一批大湾区实验室,共同建设大科学装置,设立短期的教师交换机制,以及以各种形式增加学生交流交换机会等。(记者齐湘辉、马晓澄、陈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