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泛珠网2022 > 自贸区

四川:撬动发展潜力 建设高水平自贸试验区

日期:2019-12-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体: [大] [中] [小]

  四川是我国西南内陆地区的主要省份,是欧亚区域枢纽的门户,也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陆上交汇点。四川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对整个西部地区、长江沿线乃至全国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带动作用。2017年3月,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为我国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实现西部地区更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内陆地区优势产业和产能“走出去”等提供了重要支撑。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四川以自贸试验区为引擎,大力推动四川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自贸试验区内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贸易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开放平台建设数量日益增加,直接和间接利用外资卓有成效,一批规模大、效益高、示范性强的外资项目落地开花结果,外贸趋势持续呈现结构优化和稳中有升的特点。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加快高水平自贸试验区建设,促进四川贸易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四川贸易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刻领会和把握新时代全面开放发展的新内涵,紧扣四川自贸试验区“四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将其打造为现代化、国际化和高水平的先进示范区,不断提高四川省对外经济的规模、质量和层次,从而进一步撬动西部地区的发展潜力,更好地服务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局。

  一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双向投资合作互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把机构改革、简政放权和优化服务作为着力点,明确政府职能边界,激发市场活力。依照国际通行的经贸规则制度,采用国际化的管理体制、办事流程和交易规则等,消除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提高资源配置和交易效率,不断增强开展国际贸易竞争的“软实力”。对接国际标准,尽快建立和完善服务于自贸试验区的综合行政执法体系,营造公正阳光的法治环境和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为进一步扩大开放提供有力保障。持续放宽外资市场准入,逐步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鼓励外资增加对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投资。深化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境外投资的事后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解决企业“走出去”的后顾之忧。

  二要加强金融改革创新,完善配套财税体制建设。鼓励在自贸试验区内发展新兴金融业态,支持金融机构稳步有序开展金融创新活动。在自贸试验区内设立多种金融机构,持续支持外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在自贸试验区内设立营业性机构,提供多样化、综合性以及跨境的金融服务。积极支持和引导“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在自贸试验区内以人民币开展投资活动,并逐步扩大业务范围与合作力度。持续完善新型风险监管体系建设,加大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管力度,规避金融风险。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支撑促进作用,借鉴国内自贸试验区和发达国家自贸区税收制度的成功经验,在自贸试验区内进行试点和推广。全面规范自贸试验区的税收制度,建立税收优惠为主、财政补贴为辅的优惠税制,完善出口退税机制,促进跨境贸易。

  三要推动贸易便利化,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服务贸易的创新发展,发挥四川在传统文化、旅游、动漫以及中医药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积极探索服务贸易发展新模式,打造属于四川的行业性和区域性品牌。健全通关管理机制,简化通关流程,大幅提高通关效率。当前四川出口的商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且多集中于组装、加工和简单生产等低附加值环节。要依托于自贸试验区发展,增加与科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加大对高精尖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力度,吸引国内外知名孵化机构和团队进驻自贸试验区,逐步完善全链条创新创业体系。加快本省同国内外高校和企业的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提高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率。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进而优化全省的贸易品结构,逐步向高技术、高质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贸易转变。

  四要加快交通体系建设,打造开放发展新局面。打破制约交通发展的瓶颈,建设现代化综合性交通枢纽。依托于双流航空枢纽、中欧班列和临港口岸等设施,加快物流和贸易大通道建设,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运输网,打造东西南北全方位贯通新格局。不断提高交通枢纽的综合运营水平,实现铁、公、水、空等多式联运联动,全面提升自贸试验区的辐射范围和国际影响力。加强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三大片区”与全省范围内重点园区的协同联动发展。加快与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自贸试验区的深度交流合作。完善国际开放合作交流平台,办好西博会、酒博会和科博会等重大国际性活动,打造四川发展新名片。深化园区内的国际合作,加快同法国、德国和韩国等国家的国别产业合作园区建设,大胆推进制度创新和政策的先行先试,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创新创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作者:郭智 邹一南 作者分别系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博士研究生、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