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承接 粤桂合作迈上新台阶

日期:2019-09-05 来源:泛珠三角合作信息网(主站) 字体: [大] [中] [小]

  泛珠网讯 同饮一江水,共话两广情。近年来,两广产业承接转移不断深化,产业发展态势正呈现崭新局面,积蓄着澎湃发展的新动能。

  不久前,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投资逾10亿元的产城融合项目,在位于肇庆和梧州市交界处的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开工建设。该试验区是珠江—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唯一的横跨东西部省际流域合作试验区。今年以来,该区推进制度改革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新签约项目15个,合同投资额26.7亿元,竣工项目5个、在建项目17个。

  劲风满帆,共融谋发展;蓄势远航,携手同奋进。沿着南广高铁,粤桂携手,以高铁为纽带,探索东中西部合作协调发展新路径。

  如今,粤桂两省区正积极推进落实《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粤桂联动加快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携手在对外开放、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合作平台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对接等领域不断提升合作水平,推动珠江—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政策先行 助力两省区产业协同发展

  今年来,广西发布多项规划方案,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5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实施方案(2019-2021年)》,指出加大产业转移对接。《方案》提出,实施全产业链承接产业转移,构建三大承接带,加大商贸物流集聚区发展,创新推进“飞地经济”园区建设,推进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建设对接大湾区市场的农产品基地,借力壮大本土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在今年6月公布的《广西发布关于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珠江-西江经济带(广西)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到要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包括推进产业联动融合发展,推动特色工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两省区领导互动频频,共同谋划合作新路径。今年5月29日至30日,广东省党政代表团来桂考察并出席在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举行的粤桂扶贫协作第四次联席会议。两省区党政领导人深入广西东兰县龙华高科技产业园考察,共同探索产业扶贫协作新路线。7月2日,两广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实施联席会议第六次会议暨粤桂联动加快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会议在梧州召开,共同谋划两省区产业协同发展。

  全力东融 探索“双飞地经济”模式

  5月5日,在贺州市生态产业园,去年底落户的深圳倍易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正加紧办理入驻事宜,正式投产指日可待。该公司看中贺州融入粤港澳2小时经济圈的区位优势,把生产、加工放在贺州,而产品研发、设计则留在总部深圳。

  广西贺州地处粤湘桂三省(区)交汇处,是广西的“东大门”、大西南东进广东的重要通道。今年8月,《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贺州)发展规划》印发,目标是将贺州建设广西向东开放合作的先行区、产业融合联动发展的新高地、大湾区康养旅游的首选地。

  在发展导向上,《规划》要求做到全力东融、交通先行、产业引领、创新驱动、生态优先。在空间布局上,突出向东融合,以“飞地经济”模式,主动融入大湾区发展,构建“一核三廊多节点”空间开发新格局。同时,通过合作平台前移,打破行政区划限制,积极探索“双飞地”经济发展模式。

  为做大做强“双飞地”经济,贺州市按照“两地协同、三点一线”的思路,鼓励大湾区各类技术创新孵化机构在当地设立“飞地”平台。深圳倍易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就是按照这一模式,把贺州作为企业转型发展的“飞入地”,投资约80亿元在该市建设广西倍易通电子产业园项目。

  与此对应,贺州市正丰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粤港澳大湾区为“飞出地”,与深圳、香港相关公司等开展合作,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去年他们公司销售果蔬15万吨,其中70%以上销往粤港澳大湾区,实现产值近3亿元。

  当前,贺州正创新培育“双飞地经济”:以贺州为“飞入地”,探索建立科研孵化在大湾区、生产转化在贺州的“飞地园区”“飞地景区”模式;同时,又引导本地企业走出去,建立生产、加工、仓储在贺州,销售市场、品牌宣传、产品研发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飞地企业”和“飞地市场”合作模式。

  产业承接 梧州拓宽转移升级之路

  走进全国唯一的横跨东西部省际流域合作试验区——梧州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一条条道路纵横连通,一幢幢厂房拔地而起,一杆杆智能路灯十分耀眼。

  “这些路灯都是我们公司自主生产,可通过光能和风能的互补实现绿色照明效果。”梧州丰冠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小飞介绍,该公司去年底实现投产,今年一季度已达到自治区工业企业上规标准,1-5月产值3900万元,力争今年完成产值2亿元。

  这是梧州市积极融入大湾区引进企业的成功案例。作为两广“联姻”的结晶,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已成为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平台。目前已有383家企业入驻试验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8家,来自珠三角地区的优质企业近百家,不乏比亚迪、中兴等企业,初步形成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产业,30多万平方米的通用标准厂房、1938套人才公寓、学校等配套项目将于下半年陆续投入使用。

  梧州三江汇流,是西部地区最靠近珠三角地区的城市,自南广高铁开通以来,梧州迅速融入珠三角“一小时经济圈”。

  近年来,梧州市先后与广州、佛山、肇庆等城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搭建市长联席会议平台,共商粤桂合作项目和事项,并连续成功举办了11届西江经济发展论坛。截至2018年,共商定“广佛肇梧一体化”建设重点合作项目和事项220项,总投资2000多亿元。

  据统计,“十三五”以来,落户梧州市辖区的广东企业达到678家,总投资1138.95亿元,广东在梧投资到位资金在粤港澳地区中持续超过90%,再生资源产业、不锈钢制品产业、陶瓷建材产业均为近年来承接的粤港澳地区整体转移产业,目前已发展成为梧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其中,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基地,不锈钢制品产业成为南方地区最大的冷轧钢带生产基地。

  目前,梧州已经聚焦“三大三新”和金融产业7个重点领域,构筑了数字经济、新能源、大健康、金融、新制造和轻工产品、新材料、大物流、医药食品、林产林化、陶瓷钛白、宝石等十二大产业体系,正通过产业承接拓宽转移升级之路。

(编辑:谢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