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澳门分站 > 澳门动态

推进粤港澳服贸一体化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日期:2022-03-25 来源:南方网 字体: [大] [中] [小]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在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赢得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中,粤港澳大湾区如何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我认为重点在于能否全面实现粤港澳服务贸易一体化。”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广东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进程中,横琴、前海两大合作发展平台将发挥重要作用。

  服务贸易一体化

  将释放大湾区巨大潜力

  南方日报:您如何看待粤港澳大湾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角色?

  迟福林:我认为,粤港澳服务贸易一体化将提升大湾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

  当前,服务贸易已成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赢得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推动力。无论是释放国内服务型消费潜力,还是推进服务型制造业的发展,都对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在服务贸易已成为全球自由贸易的重点与经贸规则重构的焦点的情况下,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任务之一在于服务贸易。

  粤港澳大湾区不仅将成为我国与世界经贸联系的重要枢纽,也将成为全球创新中心、金融中心。充分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推动粤港澳服务贸易一体化进程,要加快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一体化产业体系、服务体系与市场体系,以更好服务于国内大循环关键环节的畅通及效率和水平的提升,并在促进中国与全球市场更深程度连接融合、要素集聚配置与双向流动中发挥更大作用。

  提升粤港澳服务贸易一体化,也将释放大湾区巨大经济增长潜力。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人均GDP为2.3万美元,仅为东京湾区的51.2%、纽约湾区的23.9%;地均GDP为0.3亿元/平方公里,仅为东京湾区的55.5%、纽约湾区的34.5%。从现实看,港澳创新实力较强、创新体系比较完善,珠三角九市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且背靠全球最大的创新成果应用市场。未来几年,实现粤港澳服务贸易项下的人员、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自由流动,将释放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

  更高水平互联互通

  服贸是重点也是难点

  南方日报:目前来看,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一体化的建设,存在哪些挑战?

  迟福林:客观看,实现粤港澳更高水平互联互通,重点在服务贸易,难点也在服务贸易。

  几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地面交通、空港、口岸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开通运行,设施硬联通水平大幅提升。但也要看到,大湾区服务贸易领域仍存在一些体制机制的掣肘。

  我国改革开放之初,港澳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存在巨大优势,但在人口、土地等方面资源短缺。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初步实现生产要素和生活要素的自由流动,形成了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在推动广东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拓宽了港澳发展空间。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GDP总量为1.7万亿美元,是纽约湾区的90%,是东京湾区的84%。

  随着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港澳拓展发展空间的需求日益迫切,粤港澳大湾区面临着新的转型发展需求。其中,香港在以金融、研发、商务服务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广东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但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仅为48.4%。

  未来,香港要稳固其金融、航运、贸易三大中心地位,澳门要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广东要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一体化进程。

  创新体制机制

  实现服务体系全面对接

  南方日报:您提到,粤港澳大湾区在服务贸易领域存在一些体制机制的掣肘。在率先实施高水平开放政策方面,您有何建议?

  迟福林:要尽快在CEPA框架下制定精简的粤港澳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逐步推动现有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与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合并,实现大湾区内服务业投资与跨境服务贸易的一体化管理。

  在准入阶段开放的基础上,尽快实现规制对接、资格标准互认。建议全面实行规则统一的服务业企业自主投资登记制度与简易退出制度,实现资本在大湾区内自由便利流动;逐步建立统一的以信用为基础的市场管理体系以及粤港澳服务业资格标准体系、资格互认转换体系,制定大湾区服务贸易“认可经济营运商”认证标准。

  南方日报: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一体化,不仅涉及服务标准、制度规则的对接,还涉及服务贸易项下融资汇兑、市场监管等服务的对接。在这方面如何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

  迟福林:要重视粤港澳营商环境的对接,例如制定实施更加便利的大湾区服务贸易资金支付和转移制度,依托香港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与监管制度,最大限度便利服务贸易企业开展跨境服务业务;成立粤港澳服务贸易协调监管委员会,推进粤港澳金融服务一体化;建立仲裁、调节、协商等非诉讼对接平台,支持大湾区内创建两大法系仲裁模式裁决跨境民商事案件。

  更好促进港澳人才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南方日报:在您看来,应该如何推动广东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进程?

  迟福林:广东自贸试验区已在商事制度改革中进行了不少超前的探索,发挥了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广东自贸试验区内有条件率先实行海南自由贸易港现行的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并逐步将其扩大到珠三角九市,实现广东对港澳服务贸易开放的重要突破。

  我认为,应赋予广东更大改革开放自主权,在安全审查基础上取消或放宽对港澳投资者股比限制、经营范围限制,取消对港澳生产性服务提供者在当地存在、交易额、人员数量等方面的限制。

  此外,粤港澳三地应在疫情防控方面加强协调合作,在管住货物的前提下,放开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文交流,更好促进港澳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要鼓励并支持三地青年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沟通、对话、交流,尤其是鼓励和支持大湾区青年在科技创新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对港澳高校毕业生自由落户政策,并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的购房及社会保障。

  在广东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进程中,横琴、前海等合作发展平台将发挥重要作用。依托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有利条件,可以积极吸引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在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新材料、新能源及生物医药、食品保健等领域的创新成果率先在大湾区转化应用。依托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可全面实行与港澳对接的服务业职业资格、服务标准等标准。

  南方日报:近期,多地多点发生本土聚集性疫情,香港也正经历第五波疫情。粤港澳大湾区应该如何推进公共卫生合作?

  迟福林: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粤港澳大湾区推进公共卫生合作的迫切性全面增强,这需要卫生、医疗、健康、教育等领域在标准和规则上的对接,以及与此相关的法律、咨询等专业服务的对接。建议广东与港澳公共卫生管理服务进行协调衔接,加快形成三地一体化的公共卫生风险监测、分析、研判和预警制度安排,完善公共卫生风险联防联控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尽快形成大湾区公共卫生治理新格局。(记者 刘长欣

(编辑 叶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