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泛珠网2022 > 泛珠智库

北部湾城市群建设取得新进展

日期:2021-12-10 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字体: [大] [中] [小]

  北部湾城市群包括广西、广东、海南部分市县,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沿海城市群,也是唯一与东盟国家既有海上通道、又有陆地接壤的区域,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2017年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规划实施以来,三省区立足“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的独特区位优势,深化以面向东盟为重点的全方位开放合作。2020年年底,城市群常住人口超过440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2.2万亿元,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一)主要做法。一是建立协同发展机制。三省区分别印发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的省区内实施方案。共同出台《推进实施<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合作机制》,明确“三级运作+专题合作”的协同机制,制定2018—2019年推进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合作重点工作,明确具体合作事项。桂琼、粤桂分别签订关于深化开放合作框架协议和加强交通运输互联互通合作备忘录。城市群内市际合作走实走深,广西着力推进北钦防一体化,广东湛江、茂名分别与广西玉林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广东湛江出台加强与海南相向而行的意见,广东茂名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六市签署共建中国滨海度假旅游目的地合作框架协议,与南宁、钦州等市签署农业合作协议。二是以生态共建为重点探索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加强生态环境联防联控,粤桂两省区加强鹤地水库、黄华江、罗江等省际跨界河流水库的环境综合整治,初步建立跨界流域污染防控、联合监测预警、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环境污染纠纷协调处理、工作会商交流等机制。印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一体化规划》,明确推进九洲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研究建立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签署《粤桂危险废物跨省非法转移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共同加强对危险废物各环节、全过程精细监管。三是加快市场一体化建设步伐。重点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成效显著,跨市县户籍办理流程得到有效简化,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玉林、崇左六市实现户籍同城化受理,跨区域信用信息互联共享初步实现。推动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一体化发展,印发北钦防一体化发展规划、产业协同发展会商制度和清单,推进产业一体化发展先行先试。推进跨区域合作共建园区,湛江—北海粤桂北部湾经济合作区、龙港新区玉港合作园、湛茂空港经济区有序推进。四是推动完善公共服务协同发展机制。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玉林、崇左六市实现统一中考,教育合作交流制度、联动教研活动持续开展。部分城市实现社保参保人员信息互联共享、定点医疗机构互认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医疗卫生资源共享加速推进,成立广西海上紧急医学救援中心。共同签署北部湾城市合作组织成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合作框架协议,完善突发卫生事件区域联防联控合作机制。湛江市国际邮轮港项目与粤港澳大湾区邮轮母港、海南邮轮母港加快对接,共享旅游资源。

  (二)主要成效。北部湾城市群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建设、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发挥区位优势,深化以面向东盟为重点的全方位开放合作,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城市群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是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依托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等跨省区重大合作平台,推进区域间产业协作。现代产业体系逐步构建,初步形成以石油化工、冶金、能源、粮油加工为支柱的临港产业集群,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海洋产业为重点的新兴产业集群,以跨境商务商贸、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国际会展、健康养生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群和特色农海产品加工集群。二是蓝色海湾格局基本确立。生态安全格局总体稳固,陆地生态空间占比超过43%,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水系生态廊道建设初见成效,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逐步优化。环境治理中期目标基本完成,西江流域重点河流水质100%达标,清理整治入海排污口114个。近海环境明显改善,大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9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稳定在91%左右。三是城镇体系进一步健全。南宁市常住人口达到874万人,海口、湛江集聚能力不断增强,三市生产总值占北部湾城市群生产总值比重由2016年的42.7%提高到2020年的44.3%。钦州、北海、防城港、玉林、崇左、茂名、阳江、儋州等节点城市加快发展,博白、合浦、浦北、兴业、澄迈、东方等中小城市逐步形成,东兴、凭祥等口岸城市作用凸显。四是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以北部湾港口群为起点的海上运输大通道不断完善,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港口规模快速提升,“三南”地区重要出海口作用不断增强。湛江徐闻港至海口新海港、海安新港至海口秀英港等航线加快建设,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有序推进。完成湛江港30万吨级航道改扩建工程,粤琼两省港口集装箱业务及冷链物流合作不断深化。综合能源储备基地、沿海核电基地等加快建设,能源应急保供能力不断提升。五是对内对外双向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积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两湾”联动发展不断深入,以深度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为契机,与成渝等地区联系持续加强。海南自由贸易港、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中国(湛江、茂名)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设立,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加快建设,中马“两国双园”、中越“两国两园”等国际合作园区建成,东兴、凭祥等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体制机制改革顺利推进,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等贸易额超过千亿。建立首个东盟货币服务平台、跨境保险服务中心、国检试验区,三省区与东盟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近三成比例。成功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展、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等系列文化交流展会活动,建成南宁东盟文化博览园、北部湾海洋文化博物馆和北部湾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博物馆。

  (三)存在问题。北部湾城市群总体仍处于培育阶段,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足,30万吨级及以上的深水码头及航道尚未实施,港口配套基础设施较为薄弱,陆路通道有待畅通,亟需建设高标准港航设施、打通对外货运断头路。二是产业集群化发展水平不足,沿海城市产业发展结构雷同,临港工业亟需绿色化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较小,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和全社会研发投入亟需加强。三是对外开放水平有待提升,与东盟特别是环北部湾主要港口城市在海洋产业、海洋科技合作尚未形成有效的协同机制。四是一体化发展水平仍然偏低,高效协同的发展机制有待健全。

  (四)下一步考虑。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发展壮大北部湾等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将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深度对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积极拓展全方位开放合作,建立健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和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加快建设蓝色海湾城市群。一是优化城市群空间格局。进一步强化空间分区管控,构建陆海统筹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维护海湾良好生态环境。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沿海综合运输通道建设,强化南北钦防城镇发展轴、湛茂阳城镇发展轴。加快形成以都市圈为主体形态的人口产业集聚格局,着力打造南宁都市圈,发展湛茂和海口组团,促进人口和产业向重点地区集聚。二是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港口分工优化和航运服务现代化为牵引,加快完善港航基础设施,打造北部湾现代化港口群。推进陆上交通互联互通和空中走廊建设,开工建设平陆运河,构筑西部地区陆海衔接、内外联通的综合交通枢纽。三是大力发展向海经济。培育壮大临港优势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向海新兴产业和关联服务业,开发“蓝色粮仓”“海洋牧场”,积极探索深海开发,加快建设国家海洋经济示范区,合作共建向海经济先行区。建立利益分享机制,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进跨行政区合作园区共建,发展“飞地经济”。建设面向东盟的科技创新合作区,打造北部湾创新共同体。四是守护北部湾蓝色海湾。坚持全域保护,继续完善跨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治体系,推进临港产业绿色化循环化改造,发展多元化清洁能源,探索碳汇核算交易标准和机制,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高北部湾涉海事务管理服务一体化水平,建设南海资源开发利用和安全保障综合服务基地,提升一体化海上行动综合保障和重点海区联合搜救能力。五是深化拓展海陆双向开放。积极参与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共同体,推动成立多式联运联盟,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海南自贸港、广西自贸区等开放平台,推动中马“两国双园”等国际合作平台和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国际展会升级发展。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重大战略,推动与东南亚国家合作共建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六是提升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优化城市群内公共资源配置,打造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开放合作试验区,高质量建设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加强区域养老服务资源对接联动,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便捷化水平,共同打造幸福北部湾。(本文来源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编辑 叶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