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波:以全面创新改革为引领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化与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省市以及成渝城市群、泛珠三角等区域合作,精确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
周其仁:企业突围的“五个创新”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从2月1日起,到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开展了“从南海样本看中国制造业创新之路”的课题调研,为南海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提供助力。
-
杨道匡:澳门通过参与大湾区建设将更好融入国家发展
澳门过去十多年以博彩业为主导产业带动的经济高速增长进入了调整期。未来的经济走势、产业结构调整、如何推动经济适度多元,以及加快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等一系列关乎澳门长远发展的问题再次受到各方的关注。
-
四川省经信委主任陈新有:制造业是技术创新主战场
11月17日,由泛珠九省(区)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共同主办的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峰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陈新有在致辞中表示,制造业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
-
郭万达:港澳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近日接受新华网专访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为香港和澳门提供了诸多机遇,两地应以此为契机,积极发挥优势,引领大湾区发展。
-
罗思民:让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国际一流人才大本营
“珠江之畔非常怡人,要努力打造良好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把这里建设成为国际一流人才的大本营。”罗思民说。
-
孟瑟:广东应“跨界”推动数字化发展
孟瑟表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一个充满智慧的战略规划。广东应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优势,建立跨界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并实行全面保护,加速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大学之间开展的联合创新,从而推动广东参与全球经济和创新发展。
-
郑新立:粤港澳大湾区必将有力带动国民经济转型升级
两年前,被媒体冠以“亚投行之父”美称的郑新立,又向中央提出一份建议,将打造世界一流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下月,国家层面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或将出台,郑新立当初的许多设想也许就要落地。眼下,郑新立仍在继续粤港澳大湾区的研究,这次盯准的是航空业。
-
王传福:粤港澳湾区可对标东京湾区,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王传福表示,粤港大澳湾区的建设,须大力发展“绿色交通”联合治污,打造低碳宜居城市群;可对标东京湾区,跨界交通融合,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做好城市规划,坚持交通适度超前原则。
-
专访张广军:发力粤港澳大湾区总部经济
作为全球化工500强企业、全球最大覆铜面板生产商的核心业务掌舵人,张广军表示,企业取得的发展成果与粤港两地的不同优势密不可分,未来将抓住机遇深耕粤港澳大湾区厚土,发展总部经济,加强科技创新力,与国家一起砥砺奋进。
-
专访侯炽筠:看好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
出生于1984年的侯炽筠不满周岁就随父亲去了香港,2010年侯炽筠回内地发展事业,现在星期一至五在内地工作,星期五晚上回香港陪伴家人。多年来在香港和广东之间来回奔波的侯炽筠从中见证了祖国的崛起,也感受到了祖国对香港的关怀。
-
专访霍启山:助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人才高地
日前,广东省政协委员、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启山在位于广州市南沙湾的南沙游艇会接受了记者的专访。霍启山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更有利于三地共同发展,希望大湾区未来能吸引更多高端人才落户,霍英东集团也将助力南沙建设大湾区内的优质宜居宜业环境。
-
专访梁振英:国际都会香港再迎时代发展先机
梁振英表示,“一带一路”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是摆在香港面前的时代发展先机,香港应当好好把握机遇,为社会发展、经济发展获取新的动力。
-
蔡冠深: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应错位发展 从“世界工厂”升级打造为“世界市场”
6月23日,为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省网信办组织的“香江二十年 粤港共辉煌”网络媒体采访团走访了香港中华总商会。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接受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应错位发展,资源互补,发挥香港独特优势,将粤港澳大湾区从“世界工厂”升级打造为“世界市场”。
-
郭振华:发挥香港科技创新优势 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香港工业总会副主席郭振华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充分发挥香港科技创新的优势,与内地城市优势互补,助力大湾区建设发展。
-
香港八和会馆主席汪明荃:要发现和培养粤剧传承的青年力量
香港八和会馆主席汪明荃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香港八和会馆不仅积极向公众推广粤剧,也关注粤剧演员及从业人员的专业发展和传承工作,为此在2009年制定了粤剧传承计划,确立了抢救传统技艺、专业培训、拓展观众、发展粤剧四项主要目标。
-
陈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打通壁垒 实现共赢
“粤港澳大湾区”概念的提出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再次打开广阔的想象空间。一个世界级城市群的崛起将带动南部中国加快经济转型、产业发展速度,令人民生活更美好、更便捷。粤港澳要脚踏实地打通壁垒、整合形成互利共赢格局,面临哪些困难和节点?
-
陈可石:从世界湾区经验看“粤港澳大湾区”当务之急
粤港澳大湾区在人口聚集、建成区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与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等公认的世界几大湾区差距不大。但在国际影响力、服务功能、创新能力、环境品质、区域发展韧性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
陈东琪: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成全球化创新高地
5月23日上午,“德胜大讲堂”、“农行大讲堂”系列活动之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专题报告会在顺德区会议中心举行。经济学家、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首席专家陈东琪在报告会上以《创新的红利——在裂变中崛起》为题进行分享。
-
金鑫:“一带一路”可推进科技领域对接
“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成果已经并将继续惠及沿线国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召开之际,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了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联盟秘书长金鑫。
-
杨道匡:粤港澳大湾区要打造成多元融合发展新格局
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牵头联合粤港澳三地政府编制《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记者日前就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对澳门经济建设协进会理事长杨道匡博士进行了独家专访。
-
汤敏:"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全球化的好抓手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简称CCG)4月9日在北京举办第三届中国与全球化圆桌论坛。在“CCG专家夜话全球化”环节中,国务院参事、CCG副主任汤敏表示,对于中国的全球化而言,“一带一路”是非常好的抓手。
-
郭楚: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参与国家发展战略的能力和水平
发挥“一国两制”优势,健全合作机制,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形成最具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的世界超级湾区,提升粤港澳参与国家发展战略的能力和水平。
-
毛艳华:在“一带一路”上塑造港澳新角色
日前,来自内地与港澳地区20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40位专家学者在“开放新格局下的港澳与内地经贸关系”研讨会上就此发表各自的见解。
-
广东省发改委副主任钟明:粤桂黔将打造高铁经济带建设示范区
12月23日上午,粤桂黔高铁经济带促进民间投资大会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举行。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钟明出席了大会并致辞。
-
香港贸发局华南首席代表吴文慧:打造香港服务平台 协助中国企业走出去
香港贸发局新任华南首席代表吴文慧接受泛珠网记者专访,阐述香港贸发局50年来的发展成果,并提出继续发挥香港作为国际商贸的平台作用,推动粤港合作,拓展庞大的海外市场商机。
-
广东香港商会会长杜源申:新增会员90%为服务行业
泛珠网记者专访了广东香港商会会长杜源申,听他讲述经济转型时期港企发展困境和商机。他透露,目前商会新增的会员中90%以上是服务行业企业,包括律师、会计师,金融和保险等专业服务领域。
-
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关家明:泛珠指导意见为香港参与区域合作指明方向
《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为香港参与国内区域合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香港促进国内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四大角色定位,要求香港加强与泛珠内地九省经贸、交通基础设施、旅游方面的合作交流。
-
全国人大代表吴青:泛珠生态环保合作可在六方面先行先试
将打造将泛珠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先试区”纳入到五大战略定位之中具有重大意义,不仅有助于深化泛珠区域已有的环保合作,同时也可为全国在跨区域、跨流域生态环保合作方面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
澳门特首办顾问高展鸿:泛珠合作为澳门创造更多发展机遇
泛珠合作过往的开拓与今后的发展,符合国家的战略布局与发展需要,获得了中央层面的肯定与支持,澳门作为泛珠合作的一员,我们倍感欢欣鼓舞。
聚焦

粤港澳大湾区的“澳门畅想”
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也将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核心城市,澳门的未来令人期待,“一国两制”在澳门的实践将迎来新的成功。